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流 新文化运动介绍

发布日期:2025-04-21 18:48:36     手机:https://www.taoanxin.cn/mobile/wenda/show-24460.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1、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分流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俄国。1918年7月起,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流 新文化运动介绍

1、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分流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俄国。1918年7月起,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2、民主科学观:而胡适陈独秀等人依然坚持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观,新文化运动出现分流。胡适于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揭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序幕。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对胡适的观点进行批驳。“问题与主义之争”标志着新文化运动中统一战线的内部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公开分裂。纵观这次思想界的大分裂,我们清晰地发现五四运动是个分流点,五四运动爆发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观点趋同,矛头一致。运动期间虽然主将们的观点发生了分歧,但仍然精诚合作,关注和指导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以后,他们由合作走向公开分裂、彻底决裂。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为中国共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新文化运动(the New Culture Movement)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

4、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这次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从而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的潮流。这就为适合中国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本文地址:https://taoanxin.cn/wenda/show-2446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同类问答经验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经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2026999号-1  |  SiteMaps  |  BaiDuNews 微尚时代网站地图微尚时代百度地图圈圈荒野网站地图圈圈荒野百度地图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2 M